ETC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16年的The DAO事件。當時,The DAO是一個旨在利用以太坊智能合約建立眾籌平臺的項目,成功募集了高達1.6億美元的資金。然而,該項目后來遭黑客利用智能合約漏洞轉移了市值五千萬美元的以太幣。為了挽回投資者資產,以太坊社區投票決定對以太坊代碼進行更改以恢復資金。這導致以太坊在第1920000區塊進行硬分叉,回滾了所有以太幣,包括被黑客盜取的部分。摘要:但是,有一部分人認為以太坊這種作法違背了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精神,堅持在原鏈上挖礦,從而形成兩條鏈,一條為不承認回滾交易的鏈,即以太經典(ETC),一條為承認回滾交易的鏈即以太坊(ETH),各自代表不同的社區共識以及價值觀。...
然而,一些人認為以太坊此舉違背了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精神,因此選擇在原鏈上繼續挖礦,從而形成了兩條鏈,一條是不承認回滾交易的以太經典(ETC)鏈,另一條是承認回滾交易的以太坊(ETH)鏈,代表了不同的社區共識和價值觀。因此,在分叉后,持有以太幣的人將同時持有ETH和ETC,這導致了以太經典的誕生。
以太經典與以太坊在功能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如區塊瀏覽器、不同版本的錢包、智能合約平臺等。然而,它們在共識機制、總量限制以及主要應用方向等方面存在差異。以太經典堅持使用POW機制,而以太坊將轉向POS機制;以太經典總量有限,而以太坊總量沒有限制;另外,以太坊主要應用于金融領域,而以太經典則專注于物聯網領域。
以太經典采用的是POW的共識機制,使用Ethash算法。它的區塊獎勵包括固定獎勵、叔塊獎勵和Gas獎勵。此外,ETC還在努力將區塊鏈與物聯網相結合,其中包括側鏈技術和Sputnik VM虛擬機。然而,目前這些功能仍處于開發階段,尚未實現落地。
ETC的優點在于遵循了區塊鏈的核心理念,保持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特性,同時獲得了資本大佬的投資。然而,ETC在技術上還不夠成熟,無法實現落地使用,并且其用戶基數也難以確定。
綜上所述,以太經典項目在區塊鏈社區中引起了一定的關注,但仍面臨著技術成熟和落地應用的挑戰。